8月25日至27日,在人民銀行、銀監(jiān)會指導下,為期三天的“2016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在京召開。宜信CEO唐寧受邀出席會議,與陳雨露、易綱、潘光偉、劉偉、貝多廣等普惠金融領域的政府領導以及國內外行業(yè)專家,圍繞“新戰(zhàn)略•新技術” 主題,共同研討中國普惠金融的發(fā)展進程和服務模式。
2016年初,國務院印發(fā)《推進普惠金融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0年)》,為未來五年我國普惠金融的發(fā)展勾勒出了路線圖,普惠金融也因此作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成為“十三·五”計劃實施的優(yōu)先領域。深耕普惠金融領域十年,唐寧指出:“中國普惠金融的發(fā)展有三個重要階段:小額信貸、微金融和能力建設”,并在會議上再一次闡述了關于中國普惠金融的實踐理念。
宜信公司創(chuàng)始人、CEO唐寧
中國普惠金融發(fā)展的三個重要階段
第一階段是小額信貸。實踐表明,小額信貸推動了普惠金融最早的發(fā)展,整個普惠金融在國際上的實踐也是從小額信貸開始的;第二階段是微金融。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金融服務,普惠金融不等于小額信貸,還包括提供其他諸多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存款、理財、支付、保險等等;第三階段是能力建設。唐寧指出,“一方面是信用教育,另一方面則是指導借款人更好地用小額資金把自己的事業(yè)和業(yè)務做好,這種能力建設可以視為普惠金融和傳統金融的一個重要區(qū)分。”
唐寧在會上再次指出,“普惠金融解決的是金融如何服務過去一半以上未被傳統金融體系服務所充分覆蓋的幾千萬小微人群、幾億工薪階層和農戶的問題,以及他們的能力建設問題。”
宜信普惠金融的中國實踐分享
得益于在普惠金融領域的十年實踐和持續(xù)創(chuàng)新,宜信形成了一些在業(yè)內獨樹一幟的典型案例,并先后被哈佛大學商學院MBA案例庫、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等國內外權威機構編入報告和刊物中。唐寧分別就“中小微企業(yè)服務、公益金融、小微租賃以及小客戶理財”四個典型案例做了解讀:
翼啟云服:小額信貸、微金融和能力建設“三合一”的典范
中小微企業(yè)既有最頭疼的小額信貸資金獲取難的問題,也有財務管理、企業(yè)運營管理普遍欠缺的問題,而在互聯網+的時代,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可以在云平臺上一站式地解決問題,實現財務、運營和業(yè)務的平臺化管理。
應用“翼啟云服”,中小微企業(yè)可憑借積累的各項企業(yè)數據獲取信用、通過云平臺獲取多樣化的金融服務以及更好地開展經營業(yè)務,整體提升企業(yè)金融能力,這也是小額信貸、微金融和能力建設“三合一”的典范。
宜農貸:數字普惠金融與公益金融的完美結合
一名城市愛心公益人士拿出一百塊錢,就可以在互聯網上選擇貧困農村婦女的項目進行幫扶,并非捐贈,而是以P2P的方式借給農婦,農婦一年之后還款,這一百塊還可以借給下一個農村婦女。
唐寧指出,“這正是宜信‘宜農貸’公益理財助農平臺一直在做的可持續(xù)的‘造血式’扶貧模式。”通過互聯網,借助農村地方的婦女發(fā)展協會以及其它形式的線下小額信貸助農機構,將廣泛的社會愛心出借人士與貧困農村婦女聯結起來,給農村貧困母親一根“魚竿”,幫助她們自己動手致富。
“七年里,宜農貸累計為兩萬多名農村貧困婦女提供超過兩億元幫扶資金,與宜信普惠金融業(yè)務的體量相比,兩億幫扶資金雖然是九牛一毛,但因這兩個億是近十五萬公益人士一百塊錢一百塊錢聚沙成塔起來的,所以應該說是數字普惠金融和公益金融相結合的又一個完美案例”,唐寧表示。
小微租賃:“宜信不僅有牛人,還有牛”
農村經濟上活躍的農戶去買拖拉機、買收割機、買糧食烘干塔等生產工具,買不起的話可以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租機器,這是宜信普惠一直在做的小微租賃業(yè)務。
通過模式創(chuàng)新,宜信普惠融資租賃首創(chuàng)的“活體租賃”業(yè)務又一次在業(yè)內引起轟動。“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將傳統金融機構無法作為抵質押物的奶牛作為融資標的物,這一創(chuàng)新模式成功解決了養(yǎng)殖農戶對購牛資金的剛性需求。唐寧還非常幽默的說:“農戶買不起牛不要緊,可以到宜信租牛。所以宜信團隊當中除了有一群‘牛人’外,還有一群牛”!
投米RA:解決中國人的“十萬美元困境”
數字普惠金融的一個重要的維度,是在數字化理財領。由于服務成本太高,多年來美國的財富管理機構一直未能解決所謂的“十萬美元困境”問題,如何滿足小客戶、小理財者的理財需求?直到金融科技時代的到來,智能投顧則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宜信的投米RA正是一款7X24小時在線的智能投顧理財服務產品,通過網絡和移動終端,借助于互聯網技術和機器算法,把以前只對高凈值客戶的理財服務,在全球資產配置理念的指導下,快速、低成本、大范圍地推廣給中國的小客戶、小理財者。
三個中國普惠金融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四項普惠金融服務萬眾的典型案例,作為對普惠金融中國實踐的總結,唐寧說到,“宜信在過去十年來的普惠金融服務就是按照這樣的一個邏輯開展起來的,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和模式創(chuàng)新,我們的金融正在變得越來越高效、越來越可觸及、越來越便利。我們說金融人士的終極夢想是讓資產配置變得更加高效合理,將有限的、稀缺的社會資源真正送達那些德才兼?zhèn)溆袚數膫€人和組織手中。所以大家一起努力,數字普惠金融一定能夠在中國更快、更早地實現。”